简介
半部论语定天下,宋魏国公真定王赵普宰相祖地,平田回龙顾祖龙形。
赵普宰相祖地手绘图
历史简述
赵普字则平,幽州蓟县,今天津市蓟县人,后迁居洛阳,北宋宰相开国元勋。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,掌书记,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任宰相,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,罢禁军宿将兵权,太宗时又两次为相。官宰相、太子少保、太师。992年因病辞退,封魏国公,终年七十一岁。死后谥忠献,追赠尚书令、真定王、韩王。
形峦评析
观此地,摆布形势,如千兵万马夹卫一大贵人回身定座,排列班位,介然不可紊乱,而诸军纪律斩然齐截,无一敢参差违命,真奇特。案山小阜层层,左右二水有情,后水缠绕,形势微起皆有情,实为水龙之龙腹掌足之穴,大吉。
历史记载:赵普祖地原是李氏之地。但赵普宰相执政,贤良登第,前后相望,由汉历唐,迄于五季,旺气少歇,李氏子孙不晓,不知宝爱,为赵氏所得,真是天意!五代时,赵普之父葬其父,遂生赵普,为开国元勋之臣。李氏葬其下,赵氏葬其上,而近左龙,正气亦复大发。凡平田旷野,不必拘泥穿心、手足桡棹,因为无山之地,见山本身已为奇特,手足形骸,或没入地中,或散为田垣,不可以常法取论。
月禅师云:旧地数百年后,旺气衰冷,当用“温地法”发之,其法取开盖椁碎石,于棺首空地凿开,再纳小小拳石,告白以新年日月,改卜葬违祖,或高祖某人于此。从新发动地气,如同新葬,但须选择最好年月。
本人浅见:此法,不可谓无此理,但私求福佑而惊动祖宗,其罪一。不务自修,而责效于枯骨,其罪二。侥幸获福,已积罪过,其罪三。孰不知若别求吉地,接续前脉,其力量厚重。另外,原地并非一穴所能用尽龙炁,宜傍穴安坟,附葬其侧,何必温地呢?温地,是将已葬祖宗惊动,附葬,是近祖宗安厝,岂不更妥。
本文由大玄空传统文化特别提供